聯系我們

座機:027-87580888
手機:18971233215
傳真:027-87580883
郵箱:didareneng@163.com
地址: 武漢市洪山區魯磨路388號中國地質大學校內(武漢)

行業資訊

國家能源局將錨定碳達峰碳中和的目標 促進地熱能資源合理高效利用

國家能源局將錨定碳達峰碳中和的目標 促進地熱能資源合理高效利用-地大熱能


8月26日,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“高質量完成‘十四五規劃”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,國家發展改革委黨組成員、國家能源局局長王宏志介紹“十四五”時期能源高質量發展成就,并答記者問。


“十四五”以來,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,在“四個革命、一個合作”能源安全新戰略指引下,我國能源事業取得了突破性進展和歷史性成就,“十四五”規劃綱要》提出的能源綜合生產能力和非化石能源占比等主要指標將如期完成,14億多人的能源安全得到有效保障,綠色低碳發展舉世矚目,我國成為世界能源轉型的重要推動者。

 

國家發展改革委黨組成員、國家能源局局長王宏志在會上介紹,“十四五”是綠色低碳轉型最快的五年,我國構建起全球最大、發展最快的可再生能源體系,可再生能源發電裝機占比由40%提升至60%左右,風電光伏每年新增裝機先后突破1億、2億、3億千瓦關口,實現臺階式躍升發展,發展速度和力度前所未有。


我國新能源技術裝備領跑全球新能源專利數占全球4成以上,光伏轉換效率、海上風電單機容量等不斷刷新世界紀錄,短短幾年,新型儲能規模躍居世界第一。


王宏志介紹,實現“雙碳”目標,能源是主戰場。“十四五”以來,國家能源局扎實推進能源綠色低碳轉型發展,可以簡要概括為“兩優化、一升級”。首先是能源供應結構優化。王宏志表示,國家能源局加大非化石能源電力的供應,推動非化石能源成為新增電力供應的主體。


統計數據顯示,過去4年,我國新增發電裝機的84%為非化石能源發電裝機,截至今年7月,非化石能源發電裝機已經達到了22.3億千瓦,占總發電裝機的60.8%。過去4年,我國新增發電量的近六成來自非化石能源2024年化石能源發電量達到2020年的1.5倍。


國家能源局以供應結構的優化帶動消費結構加快調整,‘十四五’非化石能源消費比重目標是20%,去年已經達到了19.8%,今年預計可以超額完成這一目標。”王宏志說。


第二方面是終端用能結構優化王宏志表示,國家能源局深入推動工業、建筑、交通這些重點領域用能的清潔化、低碳化,持續提升終端電氣化水平。目前我國終端用能中,電能比重已經達到30%左右,明顯高于世界平均水平。現在購綠色電力、開新能源車、用清潔取暖已經成為大家的共識,人民群眾綠色清潔低碳的用能方式日益普及。


“一升級”是傳統能源轉型升級。王宏志表示,“十四五”國家能源局持續推進煤炭清潔高效利用,加快煤電超低排放改造,目前已經有95%的煤電機組實現了超低排放。加快推進煤礦智能化,截至今年上半年,全國已建成智能化產能占比超過55%。積極推廣煤炭綠色開采2024年煤矸石綜合利用率比2020年提高3.1個百分點。


王宏志在會上表示,下一步,國家能源局將錨定碳達峰碳中和的目標,加快建設新型能源體系,以更大力度、更實舉措推動能源轉型發展,大力實施可再生能源替代,推動能源消費增量主要由非化石能源滿足,實現2030年非化石能源消費比重達到25%左右,更好發揮能源綠色低碳轉型對完成“雙碳”目標任務的支撐作用。


國家發展改革委、工業和信息化部、住房城鄉建設部、交通運輸部、國家能源局、國家數據局聯合去年11月對外發布的《關于大力實施可再生能源替代行動的指導意見》提到,全面提升可再生能源供給能力。《意見》明確,促進地熱能資源合理高效利用,推動波浪能、潮流能、溫差能等規模化利用。推動建立可再生能源傳統能源協同互補、梯級綜合利用供熱體系。因地制宜推進地熱能空氣源熱泵和集中式生物質能供熱制冷應用


意見》明確,2025年全國可再生能源消費量達到11億噸標煤以上;“十五五”各領域優先利用可再生能源的生產生活方式基本形成,2030全國可再生能源消費量達到15億噸標煤以上,有力支撐實現碳達峰目標。